联系我们

  • 热线:025-84267365
  • 邮编:210004
  • E-mail:jsguoqi@126.com
  • 地址:南京市建业路100号鸿信大厦10楼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实践 > 成果

十三五”时期发展总体思路及目标措施

“十三五”是江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。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(简称徐矿集团)作为江苏省政府直属的国有特大型能化企业,今后五年,重要工作任务是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,把握大势,结合企情,抓住机遇,加快完成转型升级任务,快速把企业做强做优做大,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有效益的发展,为建设“强富美高”新江苏作出积极贡献。

一、总体思路

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系列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,科学把握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,树立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发展理念,遵循有进有退、有保有压、有破有立的思路,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,以完成转型升级任务为主线,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,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,大力实施人才强企、结构调整、改革改制、创业创新、信息驱动、文化聚合、美丽徐矿、富企惠民八大战略,重点发展现代能化、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,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,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,着力打造生态、富裕、平安、和谐的优强能化集团和国有投资运营主体,争当建设“强富美高”新江苏的排头兵。

二、战略目标

完成转型升级阶段性任务,形成现代能化、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大业务板块,产业链条更加牢固,产业布局更加合理,产业结构不断迈向中高端;经济规模和社会贡献率再上新台阶,到2020年营业总收入超过800亿元,实现利税80亿元,煤炭产量达到5000万吨,电力权益装机容量1200万千瓦,煤制气40亿m3,煤制甲醇150万吨,甲醇制烯烃80万吨,新能源电动汽车10万辆,锂电池4亿Ah,新材料、3D打印、智能装备、大数据、下一代通信技术产业初具规模,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;改革创新纵深推进,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,具备条件的企业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,争取2~3个企业成功上市,集团公司资本运营体系初步形成,能力有所提高,形成50个省级以上技术创新成果,建成创新型企业;矿区生态文明和谐程度明显提高,广大职工更多更实在更公平享受到企业改革发展成果。

三、战略任务

1.战略布局全球化。以系统战略思维高效配置资源,积极跟进和参与实施“一带一路”等国家战略,利用江苏能源国际、江苏能源投资等对外交流贸易合作平台,打破区域和国境限制,努力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和相关经济走廊选点布局,实施跨境投资,推进国际工程、国际经济合作与经济贸易全面快速发展,打造实力强劲的跨国公司。

2.企业资产证券化。规范和强化公司治理,推进实体资产、信贷资产、现金资产证券化,证券资产再证券化。引进非国有资本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,形成设计规范、相互制衡的治理体系,提高企业盈利能力,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。积极推进优质资产向盈利能力较强的产业聚集,着力推动徐矿股份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上市。

3.企业治理信息化。汇聚现代通信、网络、云计算等技术,整合煤电能源业务要素,构建能源与信息高度融合的能源大数据。加快实施产业结构、产品品种、生产进程、营销及物流流程等领域的信息化建设,实现与能源信息互联互通共享,提升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信息化、现代化水平。

4.产业结构多元化和差异化。以煤电化一体化产业链为主导,巩固煤矿装备、煤矿工程、煤矿建筑、煤炭物流、房地产等产业,逐步向风电、气电、太阳能发电、潮汐发电、地热电、生物能、售电服务、油气管网、电子商务等多维向度多元拓展。积极参与发展互联网+、新能源汽车、智能装备制造、新材料等领域或产业,规避产业单一化的经营风险。重构徐矿企业形象、企业战略、企业治理、产业类型、产品品种、服务品质等,形成有徐矿特色的产业体系和企业文化。

四、发展理念

1.以创新理念建设新徐矿。在宏观经济下行、煤炭市场低迷形势下,坚持以创新推动转型,创新发展思路、方式和举措,创新机制体制,全面推进全员创新创业,努力建成创新型企业,使创新成为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力引擎。

2.以协调理念建设新徐矿。处理好本部与异地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、煤与非煤、集团公司与区域性、专业化等子公司、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、降本增效与增加职工收入的关系,实现企业发展更加协调均衡。

3.以绿色理念建设新徐矿。积极推进安全高效矿井、脱硫脱硝电厂、节水减排煤化工项目建设,加大节能减排和采煤沉陷区修复治理,大力发展循环经济、低碳经济、绿色经济,提升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,实现企业发展与生态建设同提升。

4.以开放理念建设新徐矿。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,抢抓“一带一路”、长江经济带、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机遇,围绕能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,广泛开展对外合作,精选优选合作项目,形成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。

5.以共享理念建设新徐矿。坚持发展为了职工、发展依靠职工、发展成果由职工共享,做实做细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,优先保证一线职工工资发放,每年兴办一批民生实事,突出解决好失业人群再就业和特困弱势群体生活难题,实现全员达小康。

五、主要措施

1.全面加强对外合作,加快转型升级步伐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,立足江苏、发展江苏,助推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。一是利用矿区存量资源,大力推进招商引资,实施采煤塌陷地治理和环境修复工程,发展新兴工业园区、现代服务园区等新型业态。二是打造大型煤电一体化基地,逐步关闭衰老矿井,加快推进富煤省区和境外煤电化一体化项目开发,投资建设大型现代化矿井或露天煤矿,抓好新疆、内蒙、山西等地合作矿井技改和新井建设,新增产能3000万吨;与央企合作推进省内沿海沿河电力及疆电外送、晋电苏送、蒙电苏送等区外送电项目,新增权益装机容量400万千瓦以上。三是着力发展新能源产业项目,参与发展太阳能光伏、风能等项目,在西南、国外寻求机会参与开发水能项目,燃气发电、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力争达到总装机5%以上。四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,重点抓好电子商务、锂电池、新能源汽车、智能装备、机器人、3D打印、大数据、新材料和下一代无线通讯项目生产运营、电动汽车配件生产加工组装,形成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链。五是不断延伸煤基产业链,在新疆、陕西等地区重点发展煤制天然气、煤制甲醇转化项目;在江苏沿海南通洋口港、盐城滨海港、徐州大力发展甲醇深加工等精细化工及煤电、天然气项目,参与建设经营苏北苏中、安徽天长、云南等地区天然气管网项目。

2.推进创新驱动发展,增强综合创新能力。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。一是全面提升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水平,依托企业院士工作站、国家能源深井安全开采及灾害防治重点研究室、智能装备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和丰富的专业技术队伍,明确目标和绩效导向,深化校企联合开展技术攻关,在开采技术、灾害防治、智能装备制造、新材料、新能源等领域实现研发突破,形成一批高价值知识产权、战略性产品和先导性产业,培养壮大一批高新技术骨干企业。二是大力推动创新创业工作,加强高能级“双创”孵化平台建设,广泛开展创业培训和群众性创新活动,鼓励自主创业、自谋职业,努力拓展众创空间。积极发展金融服务、投资咨询、文化商贸、物流、劳务、审计、法律、医养家政等现代服务业,盘活人力资源,形成全员创新创业浓厚氛围。三是积极跟进产业转型升级节奏,加快推进产融结合,找准合适路径和方式,拓宽融资渠道,支持重点项目开发建设。四是围绕企业战略目标,抓好人才队伍培养引进工作。高端人才是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。坚持开放的人才观,大力实施重大人才工程,突出“高精尖缺”导向,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招才引智,主动对接和跟进国家“万人计划、千人计划”以及省“双创计划”等重点人才项目,大力引进资本运作、新能源、智能制造、新材料、信息交互、国际贸易方面的高端人才,构筑创新创业人才高地,助推企业转型升级。五是全方位开拓市场空间。市场决定企业命运,重视营销是企业的生存之道。树立大市场观念,运用互联网思维,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,加强市场开发、营销团队和管理体系建设,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发展方式和商业模式,拓展业务,转移人员,提升效益。六是突出先进文化引领,深化中国梦和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宣传教育,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大力弘扬新时期徐矿文化,不断丰富企业创新创业文化内涵,放大最美徐矿人、徐矿功臣榜样效应,以文化凝神,以文化聚力,把徐矿文化融入企业生产经营、改革发展全过程,推动文化落地见效,提高转型升级软实力。

3.继续深化内部改革,充分释放发展活力。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增活力。一是加快改制上市步伐,同步推进股份公司整体架构和顶层设计,不断优化整合产权结构,自上而下构建以产权为纽带的管理体系。二是强化集团顶层设计,调整完善组织架构,实行条块结合、集权与分权结合,明晰集团总部职能定位,合理划定职能部门和区域性、专业化公司业务边界,理顺母子公司关系,减少交叉和多头管理,实现管控模式根本变革。积极争取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,推动集团公司向资本运营方向转变。三是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,推行决策权、执行权和监督权相对分离,严格执行“三重一大”决策实施办法,全面推进依法治企。四是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,分层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,引进央企、省属企业(集团)和大型民营企业参股徐矿集团,实现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。放开搞活非煤企业,支持引进战略投资伙伴,完成装备制造、医疗产业战略合作和矿业工程、地产置业及其他中小非煤企业股份制改造,一企一策有序实施,促进企业做大做强。六是大力推进降本增效和轻资产运营,深入开展全员、全资产创效活动。逐步退出低效产业领域,对不符合国家产业相关标准和长期亏损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等措施,加快并大力处置僵尸企业,到2017年实现经营性亏损企业减少50%以上。七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,建立市场化导向的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,通过市场化方式选聘职业经理人。八是深化三项制度改革。全面推行去行政化管理,打破干部身份和级别观念,中层及以下领导人员全部取消行政级别,新人新办法,按需设岗,易岗易薪,探索实施二级单位正职带指标、带任务竞标上岗,下放日常生产经营管理权限,赋予单位正职对班子副职的免职调整建议权,所有领导人员实施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。建立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收入分配体系,推进全员绩效考核,以业绩为导向评价不同岗位人员贡献,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,充分调动各方面干事创效的积极性。

返回列表
地址:建邺路100号鸿信大厦10楼,邮箱:jsguoqi@126.com邮编:210004传真:84267359管理维护: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国务院国资委总机:010-63192000 京ICP备05052109号
南京中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